塞罕坝有感
她唯美壮丽的风光,一直都是摄影师心中的绝佳取景之地,也让无数的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她荒漠变绿洲的传奇,得到了联合国环境署的肯定,获得了“地球卫士奖”的称号。
她就是现在大热的网红之地——塞罕坝林场。
七一前夕,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七一”党员游塞罕坝的活动,满足了一直以来的期待和憧憬,也让自己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首先是来自于美的震撼,从北京出发连续7小时的车程早已让大家疲倦不堪,但当我们乘坐的大巴缓缓驶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置身于一片树海中时,车厢里的人立刻兴奋起来。两旁的白桦林又高又直,一眼望不到边。清新的绿色、通透的阳光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心旷神怡。蓝天、白云、林海、蒙古包、风车、栈桥、小屋,眼前的一切让大家舍不得放下手里的相机,林海湿地、百草千花、信马由缰,让大家流连忘返……我们来到了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塞罕坝迷人的旎旖风光让我们为之倾倒,在参观了林场博物馆后,我们更为他们愚公移山、艰苦创业的精神所震撼。
56年前,这里仍然是“大漠风尘日色昏”的状态,飞鸟不栖、黄沙遮天,因为海拔较高,又在北京的上风口,有专家形容这里刮起风沙,北京人民的感觉就好像有人在屋顶扬沙,而这里的风沙天气又如此频繁,对北京地区的影响和危害极大。
为此,国家林业局派出了127名农林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赶赴塞罕坝,与原有三个林场的242名职工,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在塞罕坝林场博物馆陈列的《关于河北省承德专属围场县建立林业部直属机械林场的通知》,用极为简略的语言描述了林业部与地方如何分工,以及领导干部如何调配,让参观者依稀感受到了当时的场景和状态。
不需要过多的铺垫和准备,因为需要,这批创业队伍奔赴这里,开启了塞罕坝的改造事业,誓将还一个“千里松林”的塞上林海。
可是,改天造地,哪有如此容易。据导游介绍,冬季最冷时气温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年平均气温仅零下1.3度,而且一年积雪期七个月。我们是在一年中最热的6月来到的这里,平均温度也只有20多度,白天体感凉爽,晚上略感寒冷,其他日子可想而知。
我们在林场博物馆的老照片中看到,成立之初的林场,大家连一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漫山遍野的积雪中,依山挖的地窖、存树苗的仓库,甚至是马棚,都是大家的栖身之地,他们用“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精神完成艰难的造林任务。到了植树育苗的季节,他们干脆吃住都在山上,不畏艰难、争分夺秒。
寒冷和风沙,不仅对人是极大的考验,对树苗更是一次次生与死的捶打——1977年的“雨凇”灾害,一夜之间让林场损失过半;1980年的大旱,直接旱死了12万多亩林子。面对这样的困境,林场人选择了擦干眼泪,一次又一次地补种,尝试和改进造林方法。
在风大天干、异常寒冷的极端气候下,塞罕坝人将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增长了近5倍。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
这群被使命召唤而来的人,绿了青山白了头,献完了青春献子孙。
第一代老书记王尚海放弃了原有的舒适的工作,带着爱人和孩子来到了这里,用一生诠释对生态事业的追求,王书记的部分骨灰埋在了第一次大造林的马蹄坑,他的子孙接过他的事业依然奋战在塞罕坝的第一线。
防火员刘军,父亲就是老坝上,和塞罕坝的这些林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刘军自己已年近半百,这些人带着自己的妻子坚守防火瞭望工作,现在他的孩子已经成年,他劝说孩子放弃上海的工作回到这里,接棒这个平凡朴素但极为重要的工作。
三代人,半个多世纪,将昔日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这地处风沙前缘的一弯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对于北京来说,她,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我们感谢塞罕坝人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改善所做的努力,我们更感激他们的这种精神传递给我们的正面能量。
时间太短触发我们需要思考的太多。我们在之后应该学习和发扬塞罕坝精神,并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相关
-
健步走随笔
2019.01.15 -
十大网投靠谱网站 - 百度指南公司开展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主题户外拓展活动
2019.01.15 -
大美喇叭沟门,大豪职工金秋健步行
2019.01.15 -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2019.01.15